日立能源宣布将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更新产品与技术,帮助加速新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并助力优化重庆的能源供应格局。
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是中国第1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该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于重庆市渝北区,全长2290公里,输送容量800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预计投运后,该线路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600万吨1,相当于近530万辆乘用车的年均碳排放量2。
此次日立能源将为该项目位于哈密的送端换流站提供穿墙套管及罐式交流滤波器小组断路器,并为重庆受端换流站提供换流变压器产品。
作为西南地区打造的首座受端换流站,重庆渝北站的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庆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长期处于供电紧张状态。预计哈密-重庆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从新疆送入电量超360亿千瓦时1,约相当于重庆全市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同时能够大幅提升重庆的绿电比重。
日立能源提供的换流变压器将帮助“疆电”在此换流后进入重庆电网,进而为重庆居民用电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供电保障。同时,该产品将采用TXpand?柔性油箱设计,可大幅提高变压器可靠运行性能。
日立能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表示:“高压直流输电是支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远距离输送与并网的重要技术。很高兴日立能源能够依托该领域的技术专长及全球项目经验,通过与客户携手合作与更新,共同推动清洁能源送出,助力重庆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哈密-重庆工程是继哈密-郑州±800千伏、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后的第三条“疆电外送”直流通道,将为新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外送提供重要支撑。日立能源曾携更新技术参与了此前两项工程建设,帮助确保大容量输电系统的保障、高效和稳定运行。
日立能源在70年前开创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目前已交付全球50%以上的高压直流项目,并将累计超过150吉瓦的装机容量接入到电力系统当中。在中国,日立能源参与了约50个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其中特高压直流工程约占一半。
产品概述(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适用于10KV及以下空气间隙、电抗器开关、绝缘子串、套管、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等试品进行标准雷电冲击电压全波试验。
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设备组成
本技术资料是为变压器、电抗器、开关柜、套管等等绝缘设备做雷电冲击试验需要而编制的技术文件。冲击电压发生器成套试验设备由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100kV直流充电装置、DF-200kV400PF弱阻尼电容分压器、计算机测量、触摸屏控制系统等组成。
结构特点(含直流充电装置)
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结构采用四柱H结构形式,由单只法兰构成的钢体支架平行外挂两只电容器,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组成1级。本体设备为2级,组成组合塔式结构,各级逐级叠接,拆装检修方便,整体结构稳定。
所有同步放电球均装在封闭的绝缘筒内,每级球隙处均装有放电观察窗,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供给过滤的干净空气,球隙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放电稳定可靠,构成封闭的点火放电系统;同时每级回路内装有并联放电间隙,所有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同步放电的范围。
主电容采用金属外壳套管脉冲电容器,复合膜油浸绝缘, 体积小,重量轻,电容器固有电感小于0.2μH。电容器出线套管承受垂直拉力10Kg。
调波电阻为板形结构,环氧浇铸,无感绕法,接头均为弹簧压接式,换接方便,允许多支电阻同时并联使用。用短路杆插接可以方便迅速地使发生器串并联运行。
自动接地系统:电容器的高压端各有一套自动接地装置,当停止充电或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时自动接地系统启动,发生器主电容通过放电电阻自动接地。
采用单边半波整流充电方式,充电电压为100kV。手动、自动控制调压,从零至100KV连续可调,点火放电瞬间充电电源自动关断,保护了充电变压器和调压系统的保障。整流硅堆、充电变压器、保护电阻和直流电阻分压器等均安装在本体上,构成充电、整流、本体一体化充电装置,外形简洁、美观。
产品特点(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工业计算机+PLC光纤控制系统,全自动控制试验。
极性自动切换
工业计算机与PLC采用多模式光纤通讯
示波器与电脑采用USB通讯
设备整体配有刚带接地或电磁铁接地系统
检测设备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使用条件(雷电冲击电压发生器多规格产品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海拔高度: ≤1000m
环境温度: -15℃~+50℃
相对湿度: ≤85%(20℃)
使用环境: 户内
无导电尘埃
接地电阻 0.5Ω
无火灾及爆炸危险
耐震能力: 8级烈度
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绝缘的气体存在
电源电压的波形为实际正弦波,波形畸变率<5%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值为6度。
依据标准
GB/T 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GB/T 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 测量系统》
YD/T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1094.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GB/T16896.1-1997高电压冲击试验用数字记录仪
ZB F24 001-90冲击电压测量实施细则
GB191 包装运标志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
GB813-89 冲击试验用示波器及峰值表
DL/T 848.5-2004 高压试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第5部分 冲击电压发生器
DL/T846.1-2003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1部分:高电压分压器测量系统
JB/T563-1993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订货技术条件
JB/T8169-1999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所有螺栓、双头螺栓、螺纹、管螺纹、螺栓夹及螺母均应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
郑州500千伏官渡变电站位于人口密集的郑东新区,是国网河南电力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治理的重要对象。站区围墙外安装着变电站无铅自供能噪声监测装置。厂界环境噪声声振信号通过该装置实时转化成电信号,传输到检测后台,供专业人员分析使用。
变电站无铅自供能噪声监测装置研发人员、河南电科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专责介绍,该装置拥有和市面上同类装置一样的性能,还多了无铅化、微型化、自供能、低成本等优点。这得益于来自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材料、环保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研发人员密切配合、协同攻关。他们相继突破了现有声振传感器压电换能铅基材料的无铅化替代、声振传感器微机电结构设计及整体装置微加工制造等多项技术难题。
用于制备声振传感器模块的压电换能材料是研发噪声监测装置的关键。20年9月,研发人员在国内范围内数十座变电站完成了典型电网声源设备及厂界环境噪声声振工况等调研,发现制备声振传感器模块的压电换能材料无铅化技术在国内尚未应用。因此,他们从开展很基础的对照试验开始,利用多组分掺杂等方式广泛开展无铅压电换能材料研究,不断优化工艺,于当年12月开发出可用于声振传感器模块的高性能无铅压电换能材料。
“这种材料叫多层压电陶瓷,不仅无铅环保,还可用于482摄氏度高温环境,压电传感性能优越。”他们还同步开发出无源自供能用压电纳米线,为提高噪声监测装置监测精度、让装置不再依赖电源线打下基础。
有了可靠的材料,研发人员利用湿法腐蚀等技术先后开发出低成本无源压电自供能单元等部件,进一步优化装置封装、制备等工艺,研制出具有较高压电换能效率、能量采集效率的变电站无铅自供能噪声监测装置。23年7月底,该项目通过国网科技部验收。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