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是我国第1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是继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工程。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四川省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乐山市、内江市、资阳市和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等8地,新建1000千伏线路1316千米。线路沿线地势险峻、地形崎岖、气候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摆在工程建设者面前的是技术“更新区”、施工“无人区”等挑战。
“在高原建设特高压,有‘高反’的不仅是人,还有设备和线路,它们也需要适应高海拔气候环境。技术更新是必经之路。”唐刚介绍,与已建同类工程相比,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需要破解三大难题:高海拔、高抗震难度、大覆冰量。
高海拔——与已建同类工程相比,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变电站*高海拔从1300米升至3450米,线路海拔从2300米升至4750米。海拔升高,空气间隙加大,设备和铁塔的尺寸都需相应增大。
高抗震难度——工程建设中海拔*高的甘孜变电站地震烈度8度(9度设防),甘孜州地震基本烈度均在7度以上,对设备的抗震设计要求极高,设备的研制难度进一步加大。
大覆冰量——受途经地区的地理、天气环境影响,线路很大覆冰量在特定情况下将达60毫米,超出现有特高压工程设计规程和设备研制边界。
1.设计用途(LYFA3000B六通道互感器励磁特性伏安特性综合测试仪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设计用于对保护类、计量类CT/PT进行自动测试,适用于实验室也适用于现场检测。
2.参考标准
GB 1207-2006、GB 1208-2006
3.主要特征(LYFA3000B六通道互感器励磁特性伏安特性综合测试仪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 支持检测CT和PT。
? *大电流1000A5V,无需外接其它辅助设备,单机即可完成所有检测项目。
? 自带微型快速打印机、可直接现场打印测试结果。
? *大电压3000V,*大功率可达6KVA。
? CT变比二次侧同时测试6组。
? 按规程自动给出CT/PT(励磁)拐点值。
? 自动给出5%和10%误差曲线。
? 可测试变压器套管CT和GIS内CT。
? 可保存1000组测试资料,掉电后不丢失。
? 支持U盘转存资料,可以通过标准的PC进行读取,并生成WORD报告。
? 小巧轻便≤35Kg,非常利于现场测试。
? 开机自检,电流、电压多重保护。
4.主要测试功能:(见下表)(LYFA3000B六通道互感器励磁特性伏安特性综合测试仪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5. 主要技术参数: (见下表)(LYFA3000B六通道互感器励磁特性伏安特性综合测试仪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5.1.工作条件要求
输入电压 220Vac±10%,25A、额定频率 50Hz;
测试仪应该由带有保护接地的电源插座供电。如果保护地的连接有问题,或者电源没有对地的隔离连接,仍然可以使用测试仪,但是我们不保证可靠;
参数对应的环境温度是23℃±5℃;
保证值在出厂校验后一年内有效。
6. 产品硬件结构(LYFA3000B六通道互感器励磁特性伏安特性综合测试仪性能稳定,售后有保障)
1.面板结构: (图1)
图1
2.面板注释:
1 —— 设备接地端子
2 —— U盘转存接口
3 —— 打印机
4 —— 液晶显示器
5 —— 控制器
6 ——功率开关
7 —— 电流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大电流输出端口
8 —— 电流法CT变比/极性试验时,二次侧接入端口,共6组
9 —— CT变比电压法测试输入端口,接CT一次。
10 ——CT/PT伏安特性试验时电压输出端口;CT/PT负荷试验端口;PT变比/极性时,一次侧接入端口;CT变比电压法测试输出端口,接CT二次。
11 ——PT变比/极性时,二次侧接入端口
12 ——扩展端子(选配)
13 ——主机开关
14 ——主机电源插座
七.操作方式及主界面介绍
7.1、控制器使用方法
控制器有三种操作状态:“左转”,“右旋”,“按下”。使用控制器的这三种操作可以方便的用来移动光标、输入数据和选定项目等。
7.2、主菜单 (见图2)
开机之后默认进入CT测试,C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交流耐压”、“一次通流” 、“数据查询”、“PT”8种选项,可以使用旋转控制器进行选择和设置。如图2所示,当“类型”后面为带有灰色背景的 CT 时,表示当前为CT测试。旋转光标到“PT”并按下,则进入PT测试界面,如图3。
PT测试主菜单共有“励磁”、“负荷”、“直阻”、“变比极性”、“交流耐压”、“数据查询” 、“CT”7种选项,可以使用旋转控制器进行选择和设置。如图3所示,当“类型”后面为带有灰色背景的 PT 时表示当前为PT测试。旋转光标到“CT”并按下,则进入CT测试界面,如图2。
面对一系列挑战,科研团队围绕空气间隙放电、外绝缘、电磁环境等开展了高海拔试验研究,先后开展145类科研和工程验证试验,攻克了空气间隙、外绝缘、电磁环境等高海拔特高压关键技术,为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这套技术确定了在4000米级海拔环境中特高压交流工程设计和设备研制的关键参数,提升了工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依托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高海拔特高压关键技术,中国电科院的科研团队与设备厂商联合,研制了1000千伏变压器/电抗器及套管、110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及套管、1000千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1000千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主要设备。主要设备电气指标达到高海拔外绝缘耐受条件,运行电压下不会产生电晕,并可耐受9度烈度地震。工程研制出的特高压变压器等4类设备入选能源领域第1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川渝特高压工程在国内范围内第1次研发采用10分裂导线、金具和新型放线设备工艺。与传统导线相比,10分裂导线的应用能进一步降低输电噪声,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同时,10分裂导线能更有效地抵抗高海拔地区大风、雨雪等天气,保障系数更高。
“八腿式”门型输电铁塔的应用也为后续高海拔和重冰区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与4条腿的常规铁塔相比,门型塔多了4条腿,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承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高海拔极端低温潮湿的恶劣天气条件。”
更多更新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中开展:塔间辅助承载工艺让导线“坐”上了索道缆车,小区段半循环张力放线跨越施工技术让左右两回导线分段展放,弧垂智能观测机器人等技术全方位应用……特高压工程建设中的诸多更新突破,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具体实践,也为传统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